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8401-2010《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》中嚴格規定了紡織品中pH值的范圍,嚴把紡織品的安全質量關。隨著人們的生態意識和生活質量的日益提升,紡織品的安全性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。人體的皮膚表面呈弱酸性,如果與皮膚密切接觸的紡織品酸性或堿性過大,人體皮膚的弱酸性環境將會遭到破壞,從而引起皮膚瘙癢、過敏等不適的癥狀。此外,過量酸性或堿性的紡織品也意味著過量化學物質的殘留,將給人們的健康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。
A類(嬰幼兒紡織產品)4.0-7.5
B類(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)4.0-8.5
C類(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)4.0-9.0
GB/T 7573-2009試驗原理
水萃取也中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,在室溫下,用帶有玻璃電*的pH計測定紡織品水萃取液的pH值。
取樣
每個測試樣品3個平行樣,各稱取(2.00±0.05)g,剪成約5mm×5mm的碎片。
萃取
室溫下在具塞燒瓶中加入一份試樣和100ml水(或0.1mol/L KCl溶液),蓋緊瓶塞,充分搖動片刻,使樣品完全濕潤,置于機械振蕩器上振蕩2h±5min,記錄萃取液溫度。
加入萃取液后震蕩萃取
pH計校準
在萃取液溫度下用兩種或三種緩沖溶液校準pH計。
pH值測定
將*份萃取液倒入燒杯,迅速把電*浸沒到液面下,攪拌溶液直到pH示值穩定(本次測定值不記錄)。將第二份萃取液倒入另一個燒杯,迅速把電*(不清洗)浸沒到液面下,靜置直到pH示值穩定并記錄。
取第三份萃取液,重復操作并記錄。
計算
兩個測試樣的平均值,*到小數點后一位。
溫馨提示: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更多檢測相關信息請咨詢官方客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