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保溫系統(圍護結構)檢測檢驗流程費用
免費初檢。因檢測項目以及實驗復雜程度不同,需聯系工程師確定后進行報價。
檢測時間:一般3-10個工作日(特殊樣品除外)。有的項目可加急1.5天出報告。
建筑保溫系統(圍護結構)檢測檢驗流程報告用途
報告類型:電子報告、紙質報告(中文報告、英文報告、中英文報告)。
檢測用途: 電商平臺入駐;商超賣場入駐;產品質量改進;產品認證;出口通關檢驗等
建筑保溫系統(圍護結構)檢測檢測哪些項目?檢測周期多久呢?檢測費用是多少?檢測報告如何辦理?報告有效期多久呢?百檢也可依據相應檢測標準或者根據您的需求設計檢測方案。
檢測報告
檢測項目:
系統耐凍融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溫材料種類、保溫層厚度和構造)、屋面、墻體傳熱系數及隔熱性能、系統抗拉強度、系統耐凍融性、外墻結構構造(保溫材料種類、保溫層厚度和構造)、粘結強度、耐凍融性能、熱阻、傳熱系數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 溫材料種類、保 溫層厚度、分層 做法)、粘結強度(飾面磚粘結強度)、抗沖擊性、水蒸氣滲透性能、太陽光直接吸收比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溫度和構造)、抗風壓、抹面層不透水性、砌體導熱系數、外窗氣密性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溫層厚度和構造)、拉伸粘接強度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溫層種類、厚度、構造)、傳熱系數(熱阻)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溫材料種類、保溫層構造和厚度)、氣密性能(現場)、錨固件抗拔力、粘結強度、飾面磚粘結強度、單個錨栓抗拔承載力(錨固件抗拔力)、隔熱性能(外墻內表面*高溫度)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溫材料種類、保溫層厚度和構造)、外墻、屋頂、底層通風樓板傳熱阻、水蒸汽濕流密度(滲透性能)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溫材料種類、保溫層厚度和構造)、傳熱阻、傳熱系數、屋頂、外墻、底層通風樓板傳熱系數(傳熱阻)、傳熱系數、太陽光直接透射比、熱工缺陷(外門窗框與墻體間密封缺陷)、系統耐候性、熱橋部位內表面溫度現場檢測、建筑外窗氣密性、熱工缺陷、錨固件拉拔力(單點錨固力)、光熱比、保溫層厚度、保溫板與基層粘結強度、太陽能紅外熱能總透射比、粘結強度(含保溫板、飾面磚)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溫材料種類、保溫層厚度、保溫層構造)、太陽光紅外直接透射比、水蒸氣濕流密度(滲透性能)、室外側可見光反射比、抗沖擊、抗風壓性能(現場)、粘結強度(含面磚)、傳熱阻(外墻、屋頂、底層通風樓板)、保溫板與基層拉伸粘結強度、熱阻、拉伸粘結強度、耐候性、室外側太陽光直接反射比、粘結強度(包括面磚、保溫材料、保溫材料系統)、保溫材料(板)粘結面積比、傳熱阻、室內側可見光反射比、系統吸水量、錨固件抗拔力(錨栓抗拉承載力)、熱阻(傳熱系數)、系統熱阻、傳熱阻、錨固件抗拔力(單個錨栓抗拉承載力)、太陽能總透射比、飾面磚粘結強度、抗風荷載性能、熱工缺陷面積、可見光透射比、水密性能(現場)、外窗與墻體間密封缺陷、等效熱阻、室內溫度、相對濕度、抗風壓荷載性能、建筑物圍結構熱工缺陷、保溫層構造(保溫材料種類、保溫層厚度和構造)、面磚粘結強度、粘結強度(保溫板與基層的拉伸粘結強度)、基層與膠粘劑的拉伸粘結強度、保溫板與基層粘結強度、粘結面積比、屋頂傳熱阻、錨固件拉拔力、外墻節能構造(保溫材料種類、保溫層厚度和構造)、系統耐凍融性能、保溫層節能構造(保溫層材料種類、厚度及構造)、單個錨栓對系統傳熱增加值、保溫板粘結面積比、室內側太陽光直接反射比
檢測標準:
1、DGJ32/TJ19-2015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
2、DGJ32/J 19-2015 綠色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程
3、JGJ144-2019 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
4、JG/T287-2013 保溫裝飾板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
5、JGJ/T 261-2011 外墻內保溫工程技術規程
6、GB/T17146-2015 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水蒸氣透過性能試驗方法
7、JGJ289-2012 建筑外墻外保溫防火隔離帶技術規程
8、JGJ 144-2004 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
9、DGJ08-113-2005 住宅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
10、DB32/478-2001 江蘇省民用建筑熱環境與節能設計標準
11、JG/T211-2007 建筑外窗氣密、水密、抗風壓性檢測現場檢測方法
12、DGJ32/TJ81-2009 建筑工程紅外熱成像法檢測技術規程
13、DGJ32/TJ 86-2013 保溫裝飾板外墻外保溫系統技術規程
14、GB50411-2007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
15、DGJ32/J19-2015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
16、JGJ253-2011 無機輕集料砂漿保溫系統技術規程
17、JGJ/T177-2009 公共建筑節能檢測標準
18、GB/T31433-2015 建筑幕墻、門窗通用技術條件
19、GB/T23483-2009 建筑物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及采暖供熱量檢測方法
20、JGJ 253-2019 無機輕集料砂漿保溫系統技術規程
檢測報告有效期
一般檢測報告上會標注實驗室收到樣品的時間、出具報告的時間。檢測報告上不會標注有效期。常規來說只要檢測沒更新,檢測不變檢測報告一直有效。如果是用于過電商平臺,一般他們只認可一年內的。所以還要看平臺或買家的要求。
檢測周期
一般3-10個工作日(特殊樣品除外),具體請咨詢客服。
檢測費用
因檢測項目及實驗復雜程度不同,具體請聯系客服確定后進行報價。
溫馨提示: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更多檢測相關信息請咨詢公司官方客服。